在香港演員周星馳主演的電影《喜劇之王》里有一本引人注目的書,名字叫做《演員的自我修養》,主要寫的是演員該如何演好戲。事實上,周星馳的人生確實如電影里所表現的那樣,有那么一些傳奇色彩。多年以前,周星馳從不成功的跑龍套開始,屢次受到挫折,幾乎所有的打擊與失敗都跟他進行了“親密接觸”。盡管如此,他還是堅信“我是一個專業的演員”,每天認真地去改正、去爭取、去付出。
其實,做演員如此,做玉雕大師亦是如此。
既然是稱之為玉雕大師,首先強調的當然是玉雕。玉雕,體現的是技藝。技藝的提高,靠的是刻苦學習,靠的是努力鉆研。如果要求更高一些,還要有那么一點天賦。就是說,只要肯全力付出,達到匠人的水準自然不會十分遙遠。歷史上,達到匠人水準的玉石雕刻師不在少數。而要想在玉雕后面加上“大師”兩個字,則要有更高的要求了。
不管在哪個領域,或者哪個行當,能被稱之為大師的人,肯定都不是一般的人。因為,大師代表的絕不僅僅是技藝的高超,還有更多的東西,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境界。
說到境界,這東西似乎有那么一點虛。但境界的體現卻是全方位的,它們既表現在作品里又體現在人身上。對于玉雕大師而言,能夠打動人的玉雕作品應該算是好作品。而打動人的方法有很多。簡單地說,就是題材、工藝、韻味、內涵等。除此之外,可以被稱之為玉雕大師,還要有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,就是創作者要有美好的思想。體現在行為上,主要表現為能夠拿得起、放得下。當然,真誠、寬容、平和更是不可或缺的品質。
總的來說,能夠被稱之為大師的人,一般都覺得自己不是大師。
下一篇:玉雕大師與互聯網思維
— 中國名匠玉雕大師網 —
主編:王哲
(豫ICP備20020013號-1)
本站原創文章、圖片及版式設計未經授權嚴禁模仿、盜用,違者必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