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國內各行業復工復產腳步加快之時,藝術品市場卻并不樂觀。
國內,拍賣活動暫停,展銷活動取消,畫廊經營面臨挫折。放眼全球,受限于全球疫情防控需要及市場需求變化,今春全球藝術市場也面臨艱巨挑戰:諸多大型藝術拍賣取消;佳士得和蘇富比宣布推遲亞洲藝術周相關活動;中國香港眾多藝術展覽和交易活動延遲或取消;世界多地藝術機構,紛紛取消或延遲相關活動;藝術展覽、畫廊、文物商店、拍賣會等藝術品交易渠道,已經并持續在一段時間內停滯。北京拍賣行業協會會長、華辰拍賣董事長甘學軍說:“估計2020年上半年拍賣業務不會有真正的啟動。”
今春藝術市場正在面對的,確定是一次顛覆性變革。
特殊年份的“必選項目”
此時,線上藝術拍賣有聲有色。
4月12日晚,中貿圣佳首場網絡拍賣會“落槌”,涵蓋玉器、家具、佛像、銅爐、文房雜項等在內的三十件古董珍玩全部成交,斬獲總成交額353萬元。網絡為藝術市場提供了選擇路徑。
實際上,近年線上藝術市場一直保持熱度。
2019年巴塞爾藝術展發布報告稱,全球藝術品線上市場表現不俗,2018年銷售總額達60億美元,比2017年增長了11%。報告還顯示,2013-2018年藝術品及文物在線交易額逐年提升,增幅穩定在10%左右。
國際巨頭佳士得在2018年共舉辦近百場在線拍賣,總成交額2.5億美元,場次、規模和成交額均保持增長,傭金收入也持續提高。更重要的是,網絡渠道吸引的新客戶占佳士得所有渠道新客戶的41%。因而,這些客戶的第一次藝術品購買就是在線上完成的,且之前并沒有進過線下拍場,在信任感、品牌和市場影響支撐下,傳統拍賣企業向線上轉化的能力十分驚人。
相比之下,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發布的《2018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年報》顯示,當年全國網拍總成交額為8.28億元。這一數字占全球總額的2%,而當年國內傳統線下拍賣市場約占全球份額30%,兩個數字差距顯著。因而,國內藝術品電商并不成熟,同時也說明,我國藝術市場線上發展空間巨大。
2016年,西泠網拍·藝是創立,成為國內成功案例。其拍品來源于西泠拍賣,并以萬元以下藝術品為主,同時也包括一些起拍價數十萬元的高價珍品。2019年10月,藝是網絡拍賣創成交額4377萬元。
中國嘉德則在2018年推出了其網絡藝術電商平臺“E-BIDDING”。“E-BIDDING”同樣依托中國嘉德拍賣專家團隊,挑選適合網拍的標的,進行月拍或糅合在嘉德四季拍賣中。線上拍品配有圖錄,并開展線下預展,買家通過線上競價,并在特定時段線下落槌。此外,北京保利、匡時等多家專業拍賣企業都開始涉足網拍,同時各具特色、各有側重。然而,數年以來,藝術市場整體低迷,業內對網拍的投入自然不會太高,近年的網拍業務發展緩慢也就成為必然。
基于這樣的基礎,在2020這個獨特的拍賣季,網絡拍賣卻不得不成為國內多家拍賣行的“必選項目”。
便利、低廉與多樣“玩法”
網拍發展緩慢,受制于藝術市場的整體不振,也有其他因素。
從買家角度看,缺乏傳統藝術拍賣的參與感、現場感,是最為明顯的。
傳統拍賣活動是典型的線下、高成本藝術活動,是人流、資本與藝術的大集會。拍賣活動獨具的儀式感、歷史感,使其成為藝術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文化符號。往日里,拍場布置華麗典雅,安保嚴密,拍賣師穿著講究細致,就連供人們參考的拍賣圖錄,其單本印刷成本也動輒高達數百元。同時,買家也需要付出高昂的人力成本:為參加這樣的藝術盛典,訂票、住酒店、看預展……很多并非直接與交易相關。
人們熟知的中國嘉德拍賣,其主要拍場一直堅守在東長安街的北京國際飯店,這與其地理位置密不可分,毗鄰北京站,距離首都機場也很方便。而北京保利也坐落在東二環,很大程度上是為遠道而來的各地買家提供方便。因而,每年舉行在京滬等地的春秋兩季大拍,無疑是國內藝術領域的狂歡盛典。是線上拍賣無法比擬、超越的。而從另一角度看,這也透露出線上拍賣的特點和專長:網絡拍賣的競拍方式較之線下拍賣更為方便快捷,不用耗費大量時間守在拍場,對于沒有充裕時間和精力參與拍賣的藏家和愛好者來說,是絕佳選擇。在拍品細節展示方面,網絡拍賣多圖展示的方式比較傳統紙質圖錄更加全面、細致。甚至直播、VR等技術的運用,可更直觀展示拍品,藝術品的每個細節與瑕疵都會呈現在觀者面前,省去親檢品相的復雜步驟。
此外,網絡拍賣的保證金更低,降低了參與門檻;每個專場拍品數量較之線下拍賣減少很多,藏家可不必像線下拍賣那樣,從千余件拍品中進行困難選擇,更容易鎖定心儀標的。網絡拍賣也符合網上購物習慣,不用占用太多時間和精力。
更有趣的是,網絡空間“玩法”多樣,是線下永遠無法超越的。一些藝術電商引入“直播”“社交電商”“網紅帶貨”等概念,試圖將藝術品小眾市場,帶向大眾購物領域。有的藝術電商平臺,開設直播鑒定文物服務,憑借“免費鑒寶”吸引人氣和流量……諸多迥異于線下市場的電商模式,極大豐富了藝術市場的經營場景,儀式感、歷史感減弱的同時,卻大幅增加了參與感和互動性。
巨頭挺進沖擊市場
新興網絡渠道彌補著傳統線下拍賣的不足,也提出了新挑戰與新機遇。拍賣企業進軍網絡拍賣,需要直面的是,在線上拍賣深耕多年的早期入場者。
創立于2016年的藝典中國,其主要業務定位于在線拍賣。隨后,藝客、阿波羅等十多家藝術電商平臺相繼成立。此時,已經或即將大范圍跑步入場的傳統老牌藝術品經營企業,必將極大沖擊這個新興市場。
數據顯示,2019年線上藝術市場中,64%的買家認為對賣家的信任感才是最大障礙。因而,在信用方面,傳統拍賣企業具有絕對優勢。
大拍行紛紛入場,必然會掀起一輪高潮,而潮頭過去后,誰真正站得住腳跟,才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。真正適應線上的藝術品標的和“玩法”,才能沉淀到市場中,成為中堅力量,形成與線下市場的有效呼應,甚至帶動線下,帶動整個市場健康完善。面對今春藝術市場正在發生的顛覆性變化,在當下歷史時段中,從業者選擇的路徑和他們的態度、方式,必將深刻影響藝術市場今后一段時間的方向與格局。(來源: 金融時報)
— 中國名匠玉雕大師網 —
主編:王哲
(豫ICP備20020013號-1)
本站原創文章、圖片及版式設計未經授權嚴禁模仿、盜用,違者必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