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山網訊(特約記者于兮 陳雪茹報道)“年年歲歲花相似,歲歲年年人不同”10月14日至15日,素有“玉石之路”發祥地之稱的且末縣,將濃墨重彩地揭開第八屆“玉石文化旅游節”的紅蓋頭。屆時,一場玉石文化的盛宴,將會把這座“天邊小城”演變成歡樂的海洋。
記者從且末縣委宣傳部獲悉,已歷經七屆的“玉石文化旅游節”,已成為且末現代文化建設的一張新名片和響亮品牌,也成為招商引資、宣傳且末、推動發展的一個有效平臺和載體,正日益走向成熟和壯大。今年的“玉石文化旅游節”亮點紛呈,既設有箜篌專場演奏會,還設有精品玉雕展,以及玉石拍賣會等一系列主題活動。這些活動均“以玉為媒”,深度挖掘且末特有的玉文化,既增強了且末縣旅游業的發展后勁、優化了旅游經濟結構,又增強了且末縣作為“絲綢之路”南道重鎮的感召力和品牌效應。
每一座縣城都有獨特的歷史,每一座縣城都有獨特的現實。在浩瀚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,且末素以“玉城”而著稱,更以盛產美玉大玉而聞名天下!同時,作為全國面積第二大縣,且末縣通過連續舉辦“玉石文化旅游節”,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,旅游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經濟總量的提高。今年的節慶活動,八方賓客可以一睹首屆“玉都杯”玉雕創作大獎賽的激情四射,還可以參與招商引資經貿洽談活動,充分了解且末獨特的資源優勢和良好的招商政策,尤其是且末豐富的和闐玉資源,以及玉雕加工、巴扎玉市、玉石商貿城和玉石交易中心等與玉石文化有關的載體,實現在游覽中了解和捕獲商機。
在現代采玉史上,且末采玉年產近百噸,占和闐玉總產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。其中塔特勒克蘇礦是目前新疆產和田玉最大的礦區。至今,一塊料質細膩油潤光澤,糖色深邃飽和度高,總重達2.3噸,長1.2米、寬1米、高1米的“玉王”,仍是且末人的驕傲,這是現今采出整體重量最大的糖白玉,曾在亞歐博覽會上向中外賓客展示過,它間接地證明,且末是當之無愧的和闐玉“玉王之鄉。”
據介紹,且末縣境內有3個Ⅱ級成礦帶和3個Ⅲ成礦帶,銅、鋅、鉬、鎳、鐵、黃金、玉石、云母、石棉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。已發現的礦產種類有40余種,玉石山料資源占全國和田玉山料的70%。且末歷史悠久,旅游資源厚重,古西域三十六國的且末國和小宛國都在且末縣境內,具有三路(玉石之路、絲綢之路、沙漠公路)、兩山(昆侖山、阿爾金山)、一大漠(塔克拉瑪干大沙漠)、一冰峰(木孜塔格峰)的特色旅游資源。
據了解,除了玉石文化盛宴,第八屆“玉石文化旅游節”上,紅棗美食大賽及紅棗展示系列活動,將為游客展示一席“棗”的文化盛宴。主辦方介紹說,且末縣目前已發展到18.6萬畝紅棗種植面積,預計今年產量達到3.5萬噸(干棗),農牧民人均紅棗收入9000元以上。為進一步提高且末紅棗的知名度、擴大影響力,節慶活動上,紅棗品種、質量評比、品味鑒賞等棗主題活動,將一飽五湖四海游客的眼福與口福。
作為一塊人杰地靈、興業聚財的投資熱土;一塊生機勃發、處處涌動著生命激情的土地;一座熱情奔放、環境優美的沙海新城,現在,且末縣已做好了準備,隨時恭候海內外朋友來且末觀賞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,盡享大漠西域風情的奇幻之美。
— 中國名匠玉雕大師網 —
主編:王哲
(豫ICP備20020013號-1)
本站原創文章、圖片及版式設計未經授權嚴禁模仿、盜用,違者必究!